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 北 省 教 育 厅
冀科协〔2023〕7号
文件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 大赛河北赛区活动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协、教育局,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
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内各高校: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作 为一项面向青年学生的全国性科普赛事,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 《关于进 一 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动员和激 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实践,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
造能力。
第九届大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重点关注 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等科研应用与普及,考察青 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2023年,河北 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河北省教育厅决定联合举办第九届全国青年
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3年2月-2023年5月
二、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馆
三、 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中学生,参赛对象为省内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包括
初中、中专、技校、高中等;
第二类为大学生,参赛对象为省内高校在校学生,包括高职、
大专、本科、研究生等。
四、 赛制设置
(一)竞赛项目
大赛设“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
1.创意作品项目:突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智
慧社区”主题,鼓励学生在智慧社区建设相关背景下发现身边问
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系统模型,创作相关作品。每支参赛
队伍由2-4名参赛选手和1-2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
2.科普实验项目:突出任务驱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 合,设置“未来太空车”主题,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利用指定材 料,自行设计并搭建装置,在指定区域完成预设的任务。每支参
赛队伍由2名参赛选手和1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
项目 |
主题 |
组别 |
说 明 |
创意 作品 |
智慧社区 |
大学组 |
以智慧社区为背景,鼓励学 生围绕家居生活、社区服务 等方面,发现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并利用人工智能、物 联网相关技术创作作品,解 决问题,实现既定目标。 |
中学组 |
科普 实验 |
未来太空车 |
中学组 |
以太空探索为背景,鼓励学 生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 维,面向未来开展创意实验 设计,利用指定动力系统, 自选材料制作装置,在赛道 上完成行驶和攀爬等指定 任 务 。 |
(二)赛程设置
大赛整体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
河北赛区活动由初赛和复赛组成。由河北省科学技术馆负责 具体组织实施,以线上评审及作品陈述、现场答辩、作品演示等 形式开展比赛;全国总决赛由中国科学技术馆组织,以实验制作、
作品演示或现场答辩等形式开展比赛。
五、 奖项设置
1.河北赛区各项目各组别分别设等次奖(一、二、三等奖); 初赛“创意作品”项目各组别排名前20的作品进入复赛; “科
普实验”项目排名前30的队伍进入复赛;
2.复赛各项目各组别成绩排名前1-2名的作品晋级和入围 全国总决赛,具体晋级和入围作品数量由全国大赛组委会根据参
赛作品总数按比例确定;
3.进入复赛的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均可获得河北赛区优秀
指导教师奖;
4.根据参赛组织情况、获奖情况,评选河北赛区优秀组织奖。
六、 工作安排
1.筹备动员阶段:2023年2月发布比赛通知,进行大赛宣
传。
2.作品提交阶段:2023年3月-4月,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 网报名参赛并提交相关作品资料(提交内容详见附件3.4.5要
求)。河北赛区报名及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23 日
24:00。
3.初复赛阶段:2023年5月,河北省科技馆组织初复赛, 并遴选出参加决赛的代表队伍。复赛入围名单、复赛安排等细则,
初赛结束后另行通知。
4.全国决赛阶段:2023年6-8月,由中国科技馆组织。
七、报名方式
1.通过大赛官方网站 (https://kepudasai.cdstm.cn/) 进
行注册登录,按照竞赛要求提交相关参赛资料进行报名。
2.除大赛官方网站外,参赛队伍还可通过微信扫描下图二维
码,登录大赛手机端注册,完成报名和比赛。
八、 参赛说明及要求
1.参赛选手建议由学校统一 申报参赛,培训机构不得报名;
2. 《参赛承诺和声明》中“原创承诺”处须学校(学院)盖
章;
3.提交作品不得为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的获奖作品,不得
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获奖作品;
4.比赛为公益性质,自愿报名参加,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九、 工作要求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市科协、教育局要从提高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高 度充分认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和 关心社会的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加强组织推广,做好统筹
支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发挥合力,系统推进。 各市科协、教育局要通过各自不同 的工作渠道推动竞赛活动在基层落地,创新竞赛工作流程,多层 次、全方位推广竞赛。各市科协要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注 重沟通协调,做好资源的整合、对接及大赛宣传等竞赛组织服务 工作;各市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动员高校和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积 极参加竞赛活动;各参与高校和中学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 做好参赛队伍的培训指导工作;各参赛队伍要积极备赛,自主创
作完成参赛作品。
各市及各参赛高校填写赛事工作联络人登记表(附件2), 在2023年2月28日前上报1名市级科协(高校)赛事负责人及
1名联系人,负责与组委会的对接工作。
十、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 刘 燕 陈旭军 郭璐
联系电话:0311-86046374
电子邮箱:3633474980qq.com
大赛交流QQ 群:群号735800346
附件:1.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市级名额分配表;
2.赛事工作联络人登记表;
3.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创意作品单元-智慧社区(大学组)命题;
4.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创意作品单元-智慧社区(中学组)命题;
5.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科普实验单元-未来太空车命题(中学组)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2月16日
附件1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河北赛区)市级名额分配表(中学组)
城市 |
创意作品单元(最低) |
科普实验单元(最低) |
石家庄 |
20项 |
30支参赛队 |
保定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唐山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秦皇岛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廊坊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衡水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沧州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邢台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邯郸 |
10项 |
20支参赛队 |
承德 |
5项 |
10支参赛队 |
张家口 |
5项 |
10支参赛队 |
华油 |
2项 |
5支参赛队 |
定州 |
1项 |
2支参赛队 |
辛集 |
1项 |
2支参赛队 |
雄安新区 |
1项 |
2支参赛队 |
合计 |
115项 |
221支参赛队 |
备注:大学组不设名额限制
附件2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河北赛区活动赛事工作联络人登记表
单位(公章):
赛事工作负责人 |
姓名 |
工作单位 |
部门 |
职务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
|
|
|
|
赛事工作联络人 |
姓名 |
工作单位 |
部门 |
职务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
|
|
|
|
通讯地址 |
|
说明:1.各市科协及各参赛高校均需填写本表,上报1名赛事工作负责人 及1名联系人。2.本表加盖公章,于2023年2月28日前将电子扫描件和
word 文档一并发送至邮箱875693390@qq.com。
附件3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创意作品项目一智慧社区命题(大学组)
一、命题背景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环境之中,社区可以是城市中的一 个现代小区,也可以是农村里的一个村落或乡镇。信息技术在智 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和乡
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本项目以智慧社区为主题,旨在促进青年学生关注国计民生 并付诸行动,积极投入到幸福美好的未来社区生活的创意、设计 和实现中。鼓励青年学生通过关注真实的社区生活场景,结合调 查研究,发现身边的问题,发挥创造力,从人文、艺术和科技的 角度综合考虑,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原型系统,并完成相关作品
的制作。
二、 命题内容
本项目的主题方向为“智慧社区一社区服务”,鼓励参赛队 伍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参赛作品展示未来社区生活中
智慧社区服务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社区可以为居民提供哪些智能设施和公共服务?要 求参赛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意,并通过原型系统
加以展示。作品内容可以涉及社区环境的智慧监测、居民日常生
活的智慧服务、社区的信息化管理等(不包含与社区垃圾分类有
关的内容),例如(作品内容不限于以下示例):
1.社区环境的智慧监测,对社区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状况进行
监测和管理,保障社区的宜居和安全。
2.为居民的购物、出行、医疗等日常生活需求提供智慧、便 捷的服务,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智能互动装置
或辅助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进行社区信息化管理,包括社区动态信息的智能发布和接
收、邻里智慧互助、村落和乡镇的信息化管理等,打造数字社区。
三、 考查目标
考查参赛队伍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考查 参赛队伍创意、创新、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呈现和展示等能力; 考查参赛队伍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和应用能力;考查参赛队伍的
科研素养。
四、 比赛规则
本命题面向大学组开展,每支参赛队伍由2-4名参赛选手 (建议包括不少于1名女性选手)和1-2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 同一选手不得跨队参与同一命题比赛。鼓励同省份内跨校、跨专 业组队。赛程共包括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规则如
下:
( 一 )初赛
1.初赛为作品评审,各参赛队伍须按照以下要求提交作品文
件:
(1)创意设计报告
1)内容要求:创意设计报告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拟解决的智慧社区--社区服务相关的问题是什么?②你 的创意是什么? ③对相关文献、产品、应用系统或使用者的调
查研究报告。
2)格式要求:以图文形式阐述创意设计报告,要求PDF 格
式,大小100M 以内。
(2)作品方案
1)内容要求:作品方案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作品设计思路、实现和制作计划。②作品创新点。③材料 清单和相关要求,包括软硬件名称、类型等。④制作过程,至少 包括5个步骤,每个步骤需配合图片和文字说明。⑤作品成果, 包括外观图片、功能介绍、演示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 ⑥团队成员介绍和工作分工说明。⑦团队工作讨论记录表。模板
见附件。
2)格式要求: PDF 格式,大小100M 以内。
(3)参赛承诺和声明
参赛队伍填写参赛承诺和声明,模板见附件。打印签字后扫
描上传,要求PDF 格式,大小10M 以内。
2.评审标准
(1)价值观 作品能够反映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践行,通过作品传递科技向善的理念。
(2)主题符合性 作品创意与“智慧社区——社区服务” 的主题方向相契合,能够通过作品反映出参赛队伍对主题内容的
思考;作品设计能够很好地诠释主题,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科学性 作品主题、创意和应用等,均符合科学原理, 没有科学性错误。作品展示过程能够体现出相关科学原理或科学
现象。
(4)创新性 作品创意巧妙、独特,体现出创作者的新奇 想法。作品使用简单的方法或手段解决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作品
能够为实现某种目的提供一种创新的、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5)技术性 作品的设计合理、恰当地应用了相关技术。 作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包括手工制作、数字制造、程序设计、
数字建模等。
(6)实用性 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或能体现一定的人文 关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作品可以为某 一领域中常见的问题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方案。作品设计合
理,成本控制合理。
(7)完整度 作品方案内容完整,能够展示创作过程。作
品成果演示顺利。
(二)复赛
复赛可采用现场演示、作品展示和答辩方式进行,考查参赛
队伍的作品操作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表演展示能力(演示形
式不限)。
复赛参赛选手和学校指导老师须与初赛一致,如个别队员因 特殊原因无法参赛,需向赛区组委会提出申请,但不可替换其他
人员参赛。
1.提交内容:
(1)作品方案 内容和格式要求与初赛相同。
(2)作品视频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制作过程、作品操 作和演示过程等。要求5分钟以内, MP4、AVI、MOV 或 FLV 格式,
大小100M 以内。
(3)作品代码 C、C++、C#、Java、Python 格式,100M
以内。
(4)展示PPT 大小100M 以内。
(5)海报材料 图文并茂的展板设计稿, JPG 格式,大小
100M 以内。
(6)参赛承诺 参赛队伍填写参赛承诺和声明,模板见附
件。打印签字后扫描上传,要求PDF 格式,大小10M 以内。
(7)作品成果 现场提交,可为实物、模型或其他形式成
果。
2.陈述形式说明
(1)鼓励参赛队伍围绕参赛作品主题及内容选择恰当的演 示形式,鼓励选手在答辩过程中重点展示作品创新点、技术点等
专业水平。 (2)作品陈述不设人数限制,凡报名参赛选手均可
参加(不允许指导老师参与)。 (3)陈述过程可辅以视频、 PPT 等配合说明。 (4)作品演示说明:要求参赛作品(实物、模型
或其他形式)能够体现其设计原理及主要功能。
3.评审标准及注意事项
评审标准主要从完整度、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科学性
以及现场表现等几个方面考虑,重点考查作品创作的专业水平。
评审采用打分制,参赛队伍陈述完毕后,评委进行打分,并 按照平均分的高低确定排名。如遇作品同分且无法判别获奖等次
的情况,由评委现场对同分作品进行投票或打分来决定获奖等次。
评委遵循回避原则,如遇本单位参赛队伍作品,则该评委不
打分。
(三)决赛
决赛参赛选手和学校指导老师须与初赛、复赛一致。同一位 学校指导老师若指导多支队伍参赛,最多不超过2支队伍入围决
赛。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最终规则将于比赛前约一个月公布,
详见大赛官网。
五、 其他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求
1.提交作品不得为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获得一、二、三等 奖的作品。2.提交作品不得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获得
一、二、 三等奖的作品。3.大赛组委会将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
抽样检查,重点对作品原创性等开展查新、查重审核。如有违规,
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
(二)参赛纪律
1.答辩过程中,仅该参赛队伍的学生成员入场答辩,其他人 员(包括分赛区领队、参赛队伍指导教师等)不得进入场内。2. 各参赛队伍须提前将答辩内容按要求提交组委会,答辩过程中不 得对作品结构功能进行调整。参赛期间,参赛队伍自行保管参赛 作品。3.如对比赛有异议,可向大赛监审委员会反映。比赛现场
服从大赛监审委员会的决定和指令。
(三)参赛队伍责任及义务
1.入围作品的队伍有义务参加大赛举办的相关展示和交流 活动。2.参赛队伍须承诺作品为团队原创研究成果,大赛主办方 享有对其提交作品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
他使用权。
附
作品方案
参赛队伍: |
项目名称: |
一、作品设计思路、实现和制作计划 |
二、作品创新点 |
三、材料清单和相关要求,包括软硬件名称、类型等 |
四、制作过程,包括至少5个步骤,每个步骤需配合图片和文字说明 |
五、成果,包括外观图片、功能介绍、演示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 |
六、团队成员介绍和工作分工说明 |
七、团队工作讨论记录表(可自由增加讨论次数) |
第 一 次讨论: 讨论时间: 年 月日 点 分至 点 分参会人数: 人,缺席人数: 人 (一)主要讨论内容 1. (二)主要决定项(会议达成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后续方案的决策等) 1. |
下一步行动项 |
负责人 |
时间节点 |
1. |
|
|
2. |
|
|
3. |
|
|
出席人员签到 |
提前约定下次会议时间: |
第二次讨论: 讨论时间: 年 月日 点 分至 点 分参会人数: 人,缺席人数: 人 (一)主要讨论内容 1. (二)主要决定项(会议达成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后续方案的决策等) 1. |
下一步行动项 |
负责人 |
时间节点 |
1. |
|
|
2. |
|
|
3. |
|
|
出席人员签到: |
提前约定下次会议时间: |
附(请打印签字后扫描)
参赛承诺和声明
本团队承诺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所呈 交的作品 是本团队研究工作 取得的研究成果;承诺该作品未获得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一、二、 三等奖或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承诺若本 设计方案或作品被查证存在抄袭、侵权、 一个作品多次参赛等违规 行为,或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团队愿意接受取消参赛资格的决
定,并承担一切责任。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参赛所呈交的作品设计 版权归本团队所有,但大赛主办方享有对本团队提交的包括但不限 于图片、设计方案等所有信息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
出版及其他使用权。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比赛期间,主办方可拍 摄含有我肖像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且本人同意主办方对以上全部照 片和影像资料享有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他使
用权。
特此声明。
团队学生签名:
学校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4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创 意 作 品 项 目 — — 智 慧 社 区 命 题 ( 中 学 组 )
一、命题背景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环境之中,社区可以是城市中的一 个现代小区,也可以是农村里的一个村落或乡镇。信息技术在智 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和乡
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本项目以智慧社区为主题,旨在促进青年学生关注国计民生 并付诸行动,积极投入到幸福美好的未来社区生活的创意、设计 和实现中。鼓励青年学生通过关注真实的社区生活场景,结合调 查研究,发现身边的问题,发挥创造力,从人文、艺术和科技的 角度综合考虑,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原型系统,并完成相关作品
的制作。
二、 命题内容
本项目的主题方向为“智慧社区——社区服务”,鼓励参赛 队伍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参赛作品展示未来社区生活
中智慧社区服务的解决方案。
未来的社区可以为居民提供哪些智能设施和公共服务?要 求参赛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意,并通过原型系统
加以展示。作品内容可以涉及社区环境的智慧监测、居民日常生
活的智慧服务、社区的信息化管理等(不包含与社区垃圾分类有
关的内容),例如(作品内容不限于以下示例):
1.社区环境的智慧监测,对社区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状况进行
监测和管理,保障社区的宜居和安全。
2.为居民的购物、出行、医疗等日常生活需求提供智慧、便 捷的服务,为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提供智能互动装置
或辅助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进行社区信息化管理,包括社区动态信息的智能发布和接
收、邻里智慧互助、村落和乡镇的信息化管理等,打造数字社区。
三、 考查目标
考查参赛队伍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关注程度;考查参赛队伍 针对发现的问题,使用已有知识、技能进行解决的能力;考查参 赛队伍针对发现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考 查参赛队伍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
观。
四、 比赛规则
本命题面向中学组开展,每支参赛队伍由2-4名参赛选手 (建议包括不少于1名女性选手)和1-2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 同一选手不得跨队参与同一命题比赛。赛程共包括初赛、复赛、
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规则如下:
( 一 ) 初 赛
1.初赛为作品评审,各参赛队伍须按照以下要求提交作品文
件:
(1)创意设计报告
1)内容要求:创意设计报告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拟解决的智慧社区—— 社区服务相关的问题是什么?② 你的创意是什么?③你是否了解过其他人在此领域的研究?④
你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2)格式要求:以图文形式阐述创意设计报告,要求PDF 格
式,大小100M 以内。
(2)作品方案
1)内容要求:作品方案必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作品设计思路、实现和制作计划。②作品创新点。③材料 清单和相关要求,包括软硬件名称、类型等。④制作过程,至少 包括5个步骤,每个步骤需配合图片和文字说明。⑤作品成果, 包括外观图片、功能介绍、演示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 ⑥团队成员介绍和工作分工说明。⑦团队工作讨论记录表。模板
见附件。
2)格式要求: PDF 格式,大小100M 以内。
(3)参赛承诺和声明
参赛队伍填写参赛承诺和声明,模板见附件。打印签字后扫
描上传,要求PDF 格式,大小10M 以内。
2.评审标准
(1)价值观 作品能够反映当代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践行,通过作品传递科技向善的理念。
(2)主题符合性 作品创意与“智慧社区——社区服务” 的主题方向相契合,能够通过作品反映出参赛队伍对主题内容的
思考。
(3)科学性 作品主题、创意和应用等,均符合科学原理, 没有科学性错误。作品展示过程能够体现出相关科学原理或科学 现象。作品方案设计合理、软硬件选择恰当,可扩展性强,程序
思路清晰、算法简洁、结构严谨。
(4)创新性 作品创意巧妙、独特,体现出创作者的新奇 想法。作品使用简单的方法或手段解决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作品
能够为实现某种目的提供一种创新的、有意义的改进方法。
(5)技术性 作品的设计合理、恰当地应用了相关技术。 作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包括手工制作、数字制造、程序设计、
数字建模等。
(6)实用性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或能体现一定的人文 关怀,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作品来源于社 会生活中具体问题或对现有设备(技术)的针对性改良,具有一
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7)参与度 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在设计、加工、装配
等各个环节有较高的参与度。指导教师只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建议。
(二)复赛
复赛采用现场演示、作品展示和答辩方式进行,考查参赛队
伍的作品操作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以及表演展示能力(演示形式
不限)。
复赛队伍参赛选手和学校指导老师须与初赛一致,如个别队 员因特殊原因无法参赛,需向赛区组委会提出申请,但不可替换
其他人员参赛。
1.提交内容
(1)作品方案 内容和格式要求与初赛相同。
(2)作品视频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要制作过程、作品操 作和演示过程等。要求5分钟以内, MP4、AVI、MOV 或 FLV 格式,
大小100M 以内。
(3)作品代码 C、C++、C#、Java、Python 格式,100M 以
内。
(4)展示 PPT 大小100M 以内。
(5)海报材料 图文并茂的展板设计稿, JPG 格式,大小
100M 以内。
(6)参赛承诺参赛队伍填写参赛承诺和声明,模板见附件。
打印签字后扫描上传,要求PDF 格式,大小10M 以内。
(7)作品成果现场提交,可为实物、模型或其他形式成果。
2.陈述形式说明
(1)鼓励参赛队伍围绕参赛作品主题及内容选择恰当的演 示形式,鼓励选手在答辩过程中重点展示作品创新点、技术点等,
充分展示出参赛队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参与度; (2)作品陈
述不设人数限制,凡报名参赛选手均可参加(不允许指导老师参 与 ) ; (3)陈述过程可辅以视频、 PPT 等配合说明; (4)作品 演示说明:要求参赛作品(实物、模型或其他形式)能够体现其
设计原理及主要功能。
3.评审标准及注意事项
评审标准主要从参与度、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科学性 以及现场表现等几个方面考虑,重点考查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 的参与度,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程度。评审采用打分制,参赛队伍 陈述完毕后,评委进行打分,并按照平均分的高低确定排名。如 遇作品同分且无法判别获奖等次的情况,由评委现场对同分作品 进行投票或打分来决定获奖等次。评委遵循回避原则,如遇本单
位参赛队伍作品,则该评委不打分。
(三)决赛
决赛队伍参赛选手和学校指导老师须与初赛、复赛一致。同 一位学校指导老师若指导多支队伍参赛,最多不超过2支队伍入
围决赛。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最终规则将于比赛前约一个月公布,
详见大赛官网。
五、 其他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求
1.提交作品不得为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获得一、二、三等
奖的作品。2.提交作品不得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获得
一、二、 三等奖的作品。3.大赛组委会将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 抽样检查,重点对作品原创性等开展查新、查重审核。如有违规,
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
(二)参赛纪律
1.答辩过程中,仅该参赛队伍的学生成员入场答辩,其他人 员(包括分赛区领队、参赛队伍指导教师等)不得进入场内。2. 各参赛队伍须提前将答辩内容按要求提交组委会,答辩过程中不 得对作品结构功能进行调整。参赛期间,参赛队伍自行保管参赛 作品。3.如对比赛有异议,可向大赛监审委员会反映。比赛现场
服从大赛监审委员会的决定和指令。
(三)参赛队伍责任及义务
1.入围作品队伍有义务参加大赛举办的相关展示和交流活 动。2.参赛队伍须承诺作品为团队原创研究成果,大赛主办方享 有对其提交作品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他
使用权。
附
作品方案
参赛队伍: |
项目名称: |
一、作品设计思路、实现和制作计划 |
二、作品创新点 |
三、材料清单和相关要求,包括软硬件名称、类型等 |
四、制作过程,包括至少5个步骤,每个步骤需配合图片和文字说明 |
五、成果,包括外观图片、功能介绍、演示效果等,并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 |
六、团队成员介绍和工作分工说明 |
七、团队工作讨论记录表(可自由增加讨论次数) |
第 一 次讨论: 讨论时间: 年 月 日 点分至点分 参会人数: 人, 缺席人数: 人 (一)主要讨论内容 1. (二)主要决定项(会议达成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后续方案的决策等) 1. |
—27—
下一步行动项 |
负责人 |
时间节点 |
1. |
|
|
2. |
|
|
3. |
|
|
出席人员签到: |
提前约定下次会议时间: |
第二次讨论: 讨论时间: 年 月 日 点 分至 点 分 参会人数: 人, 缺席人数: 人 (一)主要讨论内容 1. (二)主要决定项(会议达成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后续方案的决策等) 1. |
下一步行动项 |
负责人 |
时间节点 |
1. |
|
|
2. |
|
|
3. |
|
|
出席人员签到: |
提前约定下次会议时间: |
—28—
附(请打印签字后扫描)
参赛承诺和声明
本团队承诺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所呈 交的作品 是本团队研究工 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承诺该作品未获得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一、 二、 三等奖或教育部公布全国性竞赛活动一 、二、三等奖;承诺若 本设计方案或作品被查证存在抄袭、侵权、 一个作品多次参赛等违 规行为,或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团队愿意接受取消参赛资格的
决定,并承担一切责任。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参赛所呈交的作品设计 版权归本团队所有,但大赛主办方享有对本团队提交的包括但不限 于图片、设计方案等所有信息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
出版及其他使用权。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比赛期间,主办方可拍 摄含有我肖像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且本人同意主办方对以上全部照 片和影像资料享有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他使
用权。
特此声明。
团队学生签名:
团队学生监护人签名:
学校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5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
科 普 实 验 项 目 — — 未 来 太 空 车 命 题
一、命题背景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希望引导青年学生利用
科技的手段、创新的思维,解决未来的问题。
新时代十年以来,我国在探月探火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月球 车、火星车等太空车备受世人瞩目。未来,我国还将实施载人月 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等重大航天工程,太空车将会得到进一步 发展。未来太空车会有什么样的外观?会具备哪些功能?欢迎从 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参与我们的挑战任务,点燃太空探
索的热情!
二、 命题内容
本项目要求参赛学生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知未来”为 原则,考虑未来太空车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具体的解 决方案并制作演示模型。鼓励参赛者将STEM (科学、技术、工程、 数学)与创客融合,综合考虑,不仅要有创意,还要动手设计、制 作出越障能力较强的未来太空车模型,要求能够爬越不同高度、不
同类型的障碍物,并模拟某些科学探测任务(仅限决赛)。
三、 考查目标
考查参赛队伍面对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考查参赛队伍创新思维、创造力、团队协作、沟通协 调、展示和表达等能力;考查参赛队伍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和应
用的能力;考查参赛队伍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 比赛规则
本命题面向中学组开展,每支参赛队伍由2名参赛选手和1 名学校指导老师组成。同一选手不得跨队参与同一命题比赛。赛
程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规则如下:
( 一 )初赛
1.比赛任务
自行设计、制作、调试,完成未来太空车模型(以下称装置
或作品)。
(1)赛道要求
1)赛道材料为木板,其上表面需平铺粘贴140g/m²的复印纸,
并在纸上标注出发线。赛道一端放置障碍物。
2)障碍物由多层木板叠加而成(建议木板厚度分别为1cm、 2cm、5cm、10cm、20cm 和50cm, 供组合不同的整数高度使用, 且每块木板厚度偏差不超过0.2cm)。 障碍物上表面需粘贴 140g/m²的复印纸,并标注终点线;障碍物面向装置的坡面为90 度垂直面,无需粘贴纸张。障碍物相对赛道固定,初始高度为
5cm, 每次挑战可增加1cm 高度的倍数。
3)赛道尺寸如图1所示。赛道宽度40cm, 出发区长40cm,
出发线 (BB') 至障碍物下边缘 (CC')40cm, 障碍物上边缘至终
点线 (DD³) 距离40cm; 终点线后30cm 处设置一挡板。x为障碍
物高度。
图 1 初赛赛道立体示意图
(2)装置要求
1)装置的长、宽、高尺寸不超过25cm*25cm*25cm (初始尺
寸),装置总质量不超过500g (包括动力装置)。
2)装置使用的电动机和电池需自行准备,需采用以下指定 型号。电动机: N20 减速电动机,减速比100,数量1个(电动 机工作参数见表1,尺寸参数见图2);电池:5号普通电池(圆 柱状,单节电池标称电压为1.5V, 要求电池外表能看到AA、LR6、 1.5V 这些信息),数量4个。 以上产品均不指定厂家,外观可 参照图3。电子元件(只能是导线、开关、电池底座)及涉及运
动的机械零件(如不可拆解的齿轮、齿条、轴等)可以自行采购。
表1 DC6V 时减速电动机工作参数(供参考)
减速 比 |
空载 电流 mA |
空载 转速 r pm |
额定 转矩 g · cm |
额定 转速 r pm |
额定 电流 mA |
最大 转矩 g ·cm |
停转 电流 mA |
100 |
≤ 30 |
150 |
440 |
115 |
≤150 |
738 |
300 |
图 2 电动机尺寸参数(单位: mm)
外表可见下列信息:
“AA” 、 “LR6”、
图3电动机及电池外观(供参考)
3)除了上述指定采购的零部件,装置的其他部件均应由参
赛者自行设计、制作。
4)装置的动力只能由电池提供,不能利用其他动力。装置 中如果有橡皮筋、弹簧等可以储能的部件,出发前不可预先发生
形变储能。
5)比赛时装置不能由人工控制或遥控,且装置应该是整体
一起运动,不能弹射、弹跳。
(3)名词定义
1)着地点:装置与赛道或障碍物接触的点。
2)投影点:装置垂直投影落在赛道或障碍物上的点。
3)爬越成功:装置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着地点在障碍物上,
且至少有一个着地点过终点线DD。
4)检测盒:立方体盒子,立方体内部边长为25.2cm (误差
范围±0.1cm), 缺一个面。
如比赛时某未解释的名词存在疑义,由裁判长做出最终解释。
(4)比赛规则
比赛共三轮,以成功翻越障碍物的高度作为比赛成绩,取最
好成绩为最终成绩。具体要求如下。
1)比赛前,需用检测盒测量装置尺寸、用高精度电子秤测 量质量(尺寸至少精确到0.1cm, 质量至少精确到0.1g), 如尺 寸或质量超标,则不能参加比赛;各参赛队伍填报障碍物高度, 攀爬高度规定为(x=5+a)cm, 其中a 为自然数;需确保装置的 全部着地点及投影点在出发区(ABB'A) 范围内。在测量尺寸时, 如果装置可以完全放入检测盒内不露出,合格;如果参赛队伍或 裁判员对检测盒测量后的尺寸结果存在争议,可以不使用检测盒,
另行测量。
2)装置从出发区域静止出发,选手打开装置开关后,比赛
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装置。在120秒时间内,如果装置整体爬上
了障碍物,全部着地点在障碍物上,且任意一个着地点过终点线
DD', 则视为爬越成功,成绩有效。
3)需拍摄装置完赛照片,并标明成功翻越障碍物的高度; 同时需拍摄成功爬越障碍物的完整视频以备查验(如果因疫情等 原因,选手无法现场参赛,需要拍摄装置尺寸、质量测量情况, 以及装置出发、攀爬、翻越、过线的完整视频,其中运动过程不
得剪辑)。
4)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出现以下情况,则该次成绩无效: 比 赛过程中用手接触装置;装置在行驶过程中驶出比赛区(装置全 部着地点不在赛道内)、有部件掉落、从障碍物上掉落且无法继 续行驶、没有爬上障碍物、爬上障碍物但装置任意投影点没有超
过终点线DD°。
5)记录成功翻越障碍物的高度,选手和裁判均需签字确认。
2.评分规则
以成功翻越障碍物的高度为作品成绩,以cm 为单位。
根据成绩从高到低评选出入围队伍。
如果两队成绩相同,装置质量(向上取整克数)小者胜出。
如果成绩、质量均相同,可以要求加赛。
3.提交材料
(1)作品成绩(以cm 为单位)。
(2)作品照片。
显示成功翻越障碍物高度的装置完赛状态照片,要求JPG 格
式,大小100M 以内。
(3)提供未剪辑的比赛全过程完整视频(个人自行比赛)。
视频要求3分钟以内, MP4、AVI、MOV或 FLV 格式,大小100M
以内。
(4)参赛承诺和声明。
参赛团队填写参赛承诺和声明,模板见附件。打印签字后扫
描上传,要求PDF 格式,大小10M 以内。
( 二 ) 复 赛
1. 比赛任务
赛道、障碍物、装置要求等与初赛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如下:
(1)赛道:赛道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统一提供。
(2)通道:终点线后面设一个通道,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 制作。通道高30cm, 长度30cm(DE), 宽度40cm(EE'), 亚克
力厚度小于1cm, 通道后侧有挡板,通道上面有盖板且可以打开。
图 4 复赛赛道立体示意图
(3)装置:电动机及电池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统一提供。
其中,电动机、电池规格要求与初赛相同。
(4)比赛规则:建议进行现场制作及比赛。现场制作及测
试,时长共2小时;比赛共三轮。
2.名词定义
(1)着地点、投影点、爬越成功等见初赛中名词定义。
(2)检测盒:透明立方体亚克力盒子,立方体内部边长为
25.2cm (误差范围±0.1cm), 缺一个面。
(3)初始尺寸合格:装置静止在赛道出发区内,在裁判员 监督下,参赛队员手持检测盒罩住装置。如能够在1分钟内完全 罩住装置,装置与检测盒没有任何接触点,且经裁判员判定确认,
则初始尺寸合格。如果装置与盒子有接触或操作超时,则不合格。
如比赛时某未解释的名词存在疑义,由裁判长做出最终解释。
3.比赛流程
比赛共有三轮。每一轮赛前填报障碍物高度;测量装置尺寸、 质量(尺寸如超标,则本轮比赛成绩记零;质量如果超标,根据 要求扣分)。第一轮攀爬高度规定为5cm, 挑战成功后可以自行 选择下一轮比赛障碍物高度,下一轮挑战高度数值为(x=5+a) cm, 其 中a 为正整数。最终记录成功翻越障碍物的最大高度,根 据评分规则得出最终分数,选手和裁判均需签字确认。现场对装
置运动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以备查验。具体流程可参考如下。
(1)参赛队伍入场检录时抽取赛队签号,并到准备区相应
号码的工作台入座。
(2)裁判员对参赛队伍所带材料和工具进行检查,对不符
合规则要求的统一收缴存放。
(3)裁判员宣布制作开始,参赛队伍开始进行装置制作, 制作时间不超2小时。在制作过程中,参赛队伍可以在测试场地
进行测试,每队有三次测试机会,每次2分钟。
(4)制作时间用尽后,裁判员宣布制作结束,所有参赛队 伍必须立即停止制作,将装置放于工作台上。裁判员对每件装置 进行检查后,由参赛队伍放入封存区。如果不按规定执行,则取
消该队伍参赛资格。
(5)参赛队伍第一轮攀爬高度规定为5cm, 挑战成功后可 以自行申报下一轮比赛障碍物高度,且每次挑战高度不得低于本 队伍上一轮挑战高度。装置整体通过终点线并能自主进入亚克力 通道内视为成功,可以进入下轮挑战高度;下一轮挑战高度数值 为(x=5+a)cm, 其 中a 为正整数。如果挑战5cm 失败,下一轮
继续挑战5cm 高度。
(6)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参赛队伍按抽签顺序,按照裁 判员要求从封存区提取本队参赛装置进入比赛场地。裁判员根据 参赛队伍选取的高度,调整赛道障碍台高度。如果参赛选手未准
时到达比赛现场,超过一分钟后本轮比赛无效。
(7)参赛队伍对装置称重,由裁判员确认并记录后,自行
将装置放置在出发区,装置的投影不能越过出发线,且不得压在
出发线上。由参赛队伍用检测盒检查装置初始尺寸是否合格(注 意检测时装置放置于赛道上,不能用手接触),并由裁判员判断 确认。如果初始尺寸合格,则进入后续比赛环节;如果初始尺寸
不合格,则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8)参赛队伍做好准备后向裁判员示意,裁判员将发出“5, 4,3,2,1,开始”的倒计数启动口令。随着倒计时的开始,选 手可以用一只手慢慢靠近装置,听到“开始”命令的第一个字时, 参赛队伍自行启动开关。启动开关时不能调整装置位置、接触装 置其他部位,否则本轮比赛无效。在“开始”命令前启动装置将
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
(9)一旦比赛开始,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断或暂停比赛。
(10)装置行进过程中,选手不得触碰装置,否则本轮比赛
无效。
(11)装置在比赛过程中,任意时刻装置至少有一个着地点。
(12)每轮比赛时长为180秒,由裁判员示意结束比赛。此 后,参赛队员应立即停止处于活动状态的装置。因停止不及时产 生的得分无效。在裁判员确认得分前,任何人不能触碰和移动场
上的装置状态。
(13)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确认得分。
(14)如果装置在比赛计时结束前进入亚克力通道,且符合 不扣分的情况(详见表2、表3),裁判员可以从侧面和顶部拍
照后,示意参赛队伍提前终止比赛且打开盖板自行拿走装置。
(15)参赛队伍签字确认成绩。取走装置,离场时选择下一
轮攀爬高度。
(16)参赛队伍携装置回到准备区,可对装置进行调整,可
以换装电池,下次上场前由裁判员对装置重新进行检查和确认。
4.成绩评定
(1)每支队伍取三轮比赛中最高得分作为该队伍最终比赛 成绩。根据得分从高到低确定参赛队伍排名。如果两队比赛成绩
相同,则装置质量(向上取整克数)小者排名在前。
(2)装置在规定时间内爬越成功,由裁判员根据下述公式
计算比赛得分。每次比赛的计分公式为:得分=10x-y-z1-z2
其中,x为成功爬越障碍物的高度,以cm 为单位计入数值; y 是装置质量不符合要求扣分,质量每超过1g 扣1分(质量测 量精度至少为0.1g, 质量向上取整数); z1、z2 是装置在亚克
力通道中的扣分,详见表2、表3。
表2装置在通道中前后位置扣分表 (z1)
内容 |
扣分 |
爬越成功的前提下,装置投影点全部落到DE区 域之间 |
0 |
爬越成功的前提下,装置投影点部分落到DE区 域之间 |
10 |
表 3 装置在通道中高度扣分表 (z2)
内容 |
扣分 |
装置高度方向不接触通道盖板 |
0 |
装置高度方向接触通道盖板 |
15 |
(3)以下情况没有成绩:
1)装置没有爬上障碍物,或者没有着地点落在DE 区域之间。
2)比赛中某一时刻装置着地点全部落在赛道以外。
5.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
(1)现场制作阶段,迟到超过30分钟,取消比赛资格。
(2)违反装置所用器材、材料和工具的规定,且无法纠正,
取消比赛资格。
(3)比赛阶段,参赛队伍未按裁判员要求及时到达赛台或 未及时将装置准备妥当放在出发区,在裁判员发出延误警告后超
过60秒的,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4)第一次误启动的参赛队伍,将受到裁判员的警告,第
二次误启动的参赛队伍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5)比赛阶段,如果参赛队伍触碰赛道上正在行走或攀爬
的装置,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6)如果装置对比赛场地造成污染和破坏,影响后续比赛
进行,则本轮比赛无成绩。
(7)不听从裁判员的指令,取消比赛资格。
(三)决赛
决赛队伍参赛选手和学校指导老师须与初赛、复赛一致。同 一位学校指导老师若指导多支队伍参赛,最多不超过两支队伍入
围决赛。
决赛赛道要求、比赛规则与复赛基本相同,但是比赛内容会
增加模拟科学探究的任务。
决赛拟提交以下材料:
1.作品图文阐述,内容包括作品的设计思路、原理、方案及
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2.采购零部件清单,以及自行设计加工的零部件清单。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决赛制作使用的电动机、电池和部 分零件由组委会提供。最终规则将于比赛前约一个月公布,详见
大赛官网。
五、 其他要求
1.比赛过程中,仅该参赛队伍的学生成员入场参赛,其他人
员(包括分赛区领队、参赛队伍指导教师等)不得进入场内。
2.参赛期间,参赛队伍自行保管参赛作品。
3.如对比赛有异议,可向大赛监审委员会反映。比赛现场服
从大赛监审委员会的决定和指令。
4.入围作品队伍有义务参加大赛举办的相关展示和交流活动。
5.参赛队伍须承诺作品为团队原创研究成果,大赛主办方享 有其提交作品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他使
用权。
附: (请打印签字后扫描)
参赛承诺和声明
本团队承诺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所呈 交的作品 是本团队研究工 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承诺该作品未获得本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一、 二、 三等奖或教育部公布全国性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承诺若 本设计方案或作品被查证存在抄袭、侵权、 一个作品多次参赛等违 规行为,或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团队愿意接受取消参赛资格的
决定,并承担一切责任。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参赛所呈交的作品设 计版权归本团队所有,但大赛主办方享有对本团队提交的包括但不 限于图片、设计方案等所有信息的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
出版及其他使用权。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比赛期间,主办方可 拍摄含有我肖像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且本人同意主办方对以上全部 照片和影像资料享有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其他
使用权。
特此声明。
团队学生签名:
团队学生监护人签名:
学校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