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 指南
<<<不轻信他人 不贪图便宜 >>>
1警惕各种链接
2不要轻易转账
3确认对方身份
亲爱的同学们,双11购物狂潮已经来了!是不是已经准备开启“买买买”模式了?但我们在尽情购物的同时,可千万别让骗子钻了空子!我们这个时候往往最放松警惕,骗子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趁机大捞一笔,不少同学上当受骗,让我们一起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识破诈骗套路,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01冒充客服"理赔"陷阱
“您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快递损坏,我们为您理赔……”
听到这话,先别着急!这很可能是诈骗分子冒充客服设下的圈套。他们会以理赔为由,让你扫码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及密码,进而转走你银行卡里的钱!

切勿轻信陌生人言辞,更不可轻易进行转账操作。
切勿贪图不明优惠福利,更不可盲目填写银行卡号。
切勿理会陌生来电诱导,更不可擅自透露验证码信息
02虚假促销陷阱
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超低价名牌商品”“限时清仓”链接,多为山寨货或付款后失联,利用学生追求性价比的心理设套。

注意甄别信息
不贪图小便宜
注意甄别信息
加强防护意识
Strengthen prevention awareness
不轻信 不转账 不贪图
第三方支付均不可信
跳转外链接均不可信
预先垫付现金不可信
03来路不明的"快递领奖"套路
没网购却收到神秘包裹?里面除了小礼品,还有一张“扫码领奖”的卡片?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千万别扫!一旦扫码联系“客服”,就会陷入骗子的话术。


他们先以小额返利诱惑你,接着诱导你下载虚假APP,然后一步步被引入刷单任务,让你垫付资金,最后卷款消失,陷入刷单诈骗的套路!记住,任何未经请求的包裹都可能是骗局,要小心为上,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
✅ 温馨提醒
在双11这个购物狂欢期间,为了预防网络诈骗,大家一定要牢记“三不”原则:
- 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链接,多留个心眼;
- 不点击:不明二维码、钓鱼链接,坚决不点;
- 不转账:任何要求你转账、输密码的操作,一律拒绝!
同学们,双十一购物要快乐,但更要安全。
让我们提高警惕,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编辑:么涵越 冯家赫
排版:刘雨欣 张佳乐
审核:边宇航
图片来源:豆包ai 百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