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动态
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校地共建聚合力,法治青春正当时——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25-07-25    

2025年7月14日上午10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双方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法治人才培育与实践创新的崭新篇章。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校方代表: 校团委书记李晓庆,校研究生处处长裴宏伟,校学生处副处长赵成刚,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经济管理学院法学教授丁万星,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孙贺娟;法院代表:经开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银峰、分管副院长吴夺、政治部主任田振洲、年轻干部王仪、田子钰、刘飞;特邀嘉宾: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司法局局长麻晓斌、经开区团工委书记谷爱佳。张垣知行宣讲团共同出席本次仪式。

本次仪式由分管副院长吴夺主持,经开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银峰率先发言,张家口经开区法院2010年12月成立,年均办案近8000件 ,借“法官进校园”“实践基地”,促法治实践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并联合张垣知行宣讲团积极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搭建起法律专业知识与实践感悟传递的桥梁,提升学生法治认知。同时,打造张垣知行宣讲团终身教育品牌,推动法治宣传与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赋能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校团委书记李晓庆书记指出,法律精髓在于实践,需打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桥梁,育人工作与大学生紧密相关,强调以实践为依托,助力大学生理解法律、参与社会,通过搭建实践平台,让法律知识从书本走向现实,赋能大学生成长,凸显实践育人对法治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随后致辞:学校重视与经开区合作,打造可复制的“经开模式”普法教育,推动法治进校园,助学生懂法用法。围绕校地法治协同,通过学者型法官授课、实践课、“法官导师制”,聚焦双向需求,建长效机制,促资源互补与协同深化。

在双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经开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银峰与校团委书记李晓庆签署《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区实践(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共建协议书》,“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正式揭牌,闪光灯聚焦的不仅是牌匾,更是校地合作迈向新篇的起点。

 

(校团委书记李晓庆同法院党委书记段银峰共同签约)

签约仪式的完成,只是序章。经开区法院与建院深知,要让实践基地真正成为育人沃土,需在“人才培养、法治传播、科研协同”三大维度深耕细作。双方领导就落实展开深度交流,其中校研究生处处长裴宏伟对学校概况进行介绍,并指明学校科研立足服务地方,期望“张垣知行宣讲团”将其成果转化为宣讲内容,服务地方,实现科研与社会实践双向赋能。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丁万星教授凭借深厚的法学背景,为张垣知行宣讲团提供专业知识支持。他为宣讲团提供丰富的实务案例,助力完善普法宣讲内容,让宣讲更贴合实际、贴近民生,推动张垣知行宣讲团在普法领域发挥更大效能,也使宣讲团在服务地方法治建设中更具专业性与权威性 。丁教授还指出“建筑人”有两大战场,工地和法院,建筑问题就是法律问题。校学生处副处长赵成刚提出,学校可围绕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法律风险等方面开展校地法治协同合作 。经开区团工委书记谷爱佳提出经开区众多社区有强烈的意愿与建院学子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司法局局长麻晓斌提出推动法院、建院等与县、村长期合作,将“小手拉大手”升级为“大手拉大手” 。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发言)

(团队指导老师,著名法学教授——丁万星老师)

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共建,是青春与法治的美好相遇。其中,由院校合作共同建立、打造的张垣知行宣讲团作为实践基地的重要纽带与活力引擎,在这里发挥着独特作用——它推动校地协同的“双向奔赴”,不仅搭建起学生实践成长的平台,更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大众听得懂的语言,深入校园、社区传递法治声音,书写着育人与法治建设的双赢答卷。而宣讲团成员们在每一次普法实践中的思维碰撞与脚步丈量,都在编织着法治中国建设的青春经纬。未来,这片实践基地与张垣知行宣讲团将携手同行,继续为法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团队与指导教师孙贺娟老师及副院长吴夺合影

供稿:张永馨 崔伯睿 陈昌宏 王瑞磊 黄梦瑶

供图: 赵紫璇 崔伯睿 张文硕

排版:

审核:孙贺娟

 

地址:张家口市高新区朝阳西大街13号  邮编:075000
版权所有: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处  E-mail:jyxsc@126.com  电话:0313-418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