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校地企资源深度融合。7月12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同阳原县团委在阳原县成功开展“校地企共绘发展蓝图青春赋能泥河湾振兴”研学活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张垣知行宣讲团”师生团队,同阳原县领导与企业代表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实地研学、战略签约与精神宣讲,共同构建“文化传承+教育实践+产业赋能”协同平台。该平台将聚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质量提升与乡村振兴三大领域,系统性贡献青年智慧与创新动能,助力阳原县高质量发展。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领导及阳原县领导同实践团的合影)
01
溯源文明根脉 筑牢文化发展基石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保护好文化遗产是传承文明、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书记李晓庆和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带领下,“张垣知行宣讲团”走进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百万年时空的文明对话。在孙永春老师的专业讲解下,团队成员系统梳理了东方人类起源的历史脉络,深切体悟到泥河湾遗址群作为“东方人类故乡”所承载的文明重量与考古价值。
阳原县副县长孙志君、县政协副主席李彩霞、文旅局副局长乔艳芳、河北东方泥河湾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王建军等政企代表全程参与,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与企业对文化遗产保护及研学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
(阳原县副县长孙志君等同志陪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书记李晓庆、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等领导在泥河湾遗址群进参观学习)
随后,团队前往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刘嘉慧老师的生动讲述中,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图景徐徐展开,百万年文明积淀的厚重底蕴令人肃然起敬。上午11时,校地企三方在遗址公园会议室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围绕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研学基地标准化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出席签约仪式的有:阳原县方面:副县长孙志君、县政协副主席李彩霞、县教体科局杨艳明、文旅局副局长乔艳芳、阳原县团委书记王雪燕;企业代表:河北东方泥河湾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王建军、泥管委办主任孙永春;校方代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书记李晓庆、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张垣知行宣讲团”学生代表王瑞磊、许萍、张文硕等。

(校地企三方举行战略签约仪式)
河北东方泥河湾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建军首先介绍了泥河湾的建设及营运情况,阐述了东方人类故乡的文旅运营模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指出,泥河湾是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天然课堂,学院将致力于提供 人才智库同阳原共同推进三务实践(党委,村务,财务),助力打造阳原模式。团县委书记王雪燕表示,将开展“阳原青年自媒体训练营”,助力青年成为“阳原推荐官”,以创意传播阳原文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团委李晓庆书记表示:张垣知行宣讲团是我校赴阳的先锋部队,要让团队和同学们依托阳原——两百万年的东方人类历史资源上好文化自信课,并将在未来探索“研学实践+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的多元合作模式,推动校地资源双向赋能。孙志君副县长强调,基地揭牌是校地协同发展的新起点,阳原县将全力支持双方在文化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校地企三方共赢。


(校政企会谈照片)
此次签约是校地企协同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落实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将推动泥河湾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文化遗产“活起来”、研学产业“强起来”提供机制保障。
02
传承榜样精神 厚植青年育人土壤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以榜样精神烛照青春之路,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下午,“张垣知行宣讲团”走进阳原县第三中学多媒体教室,为莘莘学子深情讲述阳原籍航天专家崔国良院士的感人事迹。宣讲以“严谨治学守初心、报效祖国担使命”为主线,通过院士六十载深耕航天事业、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故事,京科学家精神具象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引导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强国有我”的誓言扎根心田,让科技报国的志向照亮人生航程。
(“张垣知行宣讲团”岳宏颖授课)
(团队与阳原县三中的孩子们的合照)
03
探寻产业文脉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守好“文化魂”,也要激活“产业力”。宣讲结束后,团队师生来到全球首个毛皮文化专题博物馆——阳原毛皮文化博物馆开展深度调研。阳原毛皮文化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已利用兽皮缝制衣物。从新石器时代的骨针到智能数控机床,从珍贵的雪豹标本到现代时装周的获奖作品,这座文化宝库生动诠释了阳原毛皮产业“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智慧。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阳原作为“毛毛匠之乡”的万年传承史: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特别关注传统"硝染工艺"与现代纳米技术的融合创新,为产业升级寻找学术支点。这种古今融合正是毛毛匠精神的延续——当代传承人将“细详”特质转化为量化标准(如馆长刘峻峰牵头制定《毛皮碎料加工技术规范》省级标准),将“机明”智慧注入产学研合作,推动碎皮工艺与纳米材料结合,提升裘皮功能性。

(“张垣知行宣讲团”走进阳原毛皮文化博物馆)
此次调研深化了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认知,为校地企在产业研究、技术革新、品牌升级等领域合作打开思路。通过高校科研团队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助力阳原毛皮产业实现“文化赋能、科技提质。阳原毛毛匠精神是中华工匠文明的缩影,其“勤谨、细详、机明、厚道”的内核超越时代,成为技术从业者的精神坐标。对建工学子而言,它既是专业精进的镜鉴,亦是文化根脉的守望。在建筑工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今天,我们更需以毛毛匠的匠心守正创新,将传统智慧注入现代工程,书写新时代的“工程匠魂”。
(毛皮博物馆老师讲解)
04
行青年使命书写时代担当答卷
“张垣知行宣讲团”自202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把青春和实践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使命,在普法宣传、助残服务、文旅推广等社会实践领域深耕细作,逐步成长为高校青年实践育人的标杆品牌。团队先后获聘下花园区人民法院法治宣传大使,荣膺“雪国崇礼2024年暑期实践优秀团队”“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活动优秀团队”等称号,并受邀参与中国青年报“行走中轴线”“对话清徐”等国家级实践活动,并成功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大学生讲〈大先生〉”》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以”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此次阳原研学活动,是校地企践行协同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实践,更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青年投身时代使命的具体体现。通过构建”文化为魂、产业为体、人才为本“的三位联动机制,有效破解“资源分散、力量单一”的发展困境。展望未来,校地企三方将以战略签约为新起点,在文化保护传承、研学实践创新、特色产业升级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文明根脉在协同守护中焕发新生,让发展动能在深度融合中充分涌流,共同谱写阳原县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张垣知行宣讲团”将以阳原之行为新契机,以成为“阳原推荐官”为新角色,立足张家口深厚的红色文化沃土,开展“知行张垣”系列实践活动,整合政产学研多方资源,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锤炼本领,在社区治理第一线增长才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彰显价值,努力锻造一支"懂国情、接地气、能担当"的青年先锋队。团队成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殷切嘱托,以实干为笔、以奋斗为墨,继续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张垣知行宣讲团”合照)
供稿:王瑞磊 黄梦瑶 许萍
供图:赵紫璇 崔伯睿 张文硕
排版:印蕊
审核:孙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