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视角|秋冬的心事·校园的“角”
2024年11月至12月,学生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征集“秋冬的心事·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作品”,开展“阳光心旅程,青春更昂扬”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作品暨“秋冬的心事”宣传展示活动。入选作品将在“心视角”栏目进行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本期的优秀心理健康作品吧!
校园的“角”
能源工程系 郭亚鹏
校史馆上的名字——学会珍惜
22年秋,初来校园,看着北校门展示的校名的发展变迁,心里没有过多的波澜,对于这背后的厚重历史和人文情怀一概不知。只是想,哦,原来这就是大学。我是什么时候对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呢?24年春吧,学校开展了第一届校史馆讲解大赛,我作为选手真正走进了这座崭新的校史馆,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心领悟。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身患癌症的建院微笑女孩”李东立,“在无声世界里奔跑追梦的建院微笑女孩”李云赫......相比于迷茫于专业前景、困扰于就业压力以及烦恼于晚上吃什么的我,她们好像更能体会生命的珍贵!
1

2
“半”时光咖啡厅——学会感悟
“半”时光——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时,不禁感叹:多么简朴而又富有深韵的词语啊!一半时光留给世界,一时光只留给自己。每次去那里,喝一杯咖啡只是幌子,因为如果只想要去那里享受而不付出,总是有些许的手足无措。那里有一处角落,叫时光邮局,可以用各种漂亮的邮戳和信封给未来的自己寄信,但我从来没有寄出过一封信,大抵因为同等的人民币喝进肚子里会更加划算吧。不过我会在那块DIY的板子上给自己留言,这样不用寄出去,未来的我也会看到过去的影子。我也会看板子上其他人的留言,好像在与过去的陌生人对话,2020年、2019年、2018年......六年前的笔墨出现在我眼前,六年前20岁的大姐姐会知道六年后20岁的小妹妹在思考关于她的事吗?在思考,六年后的你,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大人了吗......


3
心艺工作坊——学会独立
那是第一次去,起初并没有抱有过多的期待,只是那时所有的事堆在一起,实在需要一个发泄口。离开了家,没有了吃月饼的习惯,却有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正值中秋佳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组织了做月饼的活动。那天下午,我抛下了所有的事,专心地只做这一件事。与大家合作的过程很治愈,好像回到了幼儿园的手工课,几个小人唧唧哇哇地摆弄着,也不管它好不好看,但就是会很开心,还会放学拿着自己的作品给爸爸妈妈炫耀。我也拿着我的作品,它们很好看,吃起来也不错,拍了张照,中秋节那晚,在那个从来没有诉说过忧愁的家庭群里附上:中秋节快乐,这是我自己做的月饼......
4
傍晚的云——学会放空
如果说张家口傍晚的风是凛冽刺骨的,那么张家口傍晚的云便是情意绵绵的。某一天最后一堂课的最后十分钟,你或许再也无心去听讲台的老师在说什么。那天,也是这个时候,我恍惚抬头,拍下了这一幕,蓝色与粉色交织,映出了些许淡紫,遮掩着弯弯的月牙。那是2022年,是人们都心情压抑、失去自由、灵魂无处安放的一年。而这夜幕仿佛没有被任何事情侵扰,将我嘈杂的心接到了月亮上,那一刻,即便是让我有所失去,我也情愿至极吧!
5
“B506”——学会“爱”
它,只是一间教室?或许对于你们来说是的。懂它所代表的意义的人不多,却又很多。有已经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有正在被这个神奇的空间所感染着的学弟学妹,未来还会有继续探索它的魔力的建院人。都说上了大学便很难再遇到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人了。可在这儿的两年,几百个夜晚的欢声笑语,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大学间的“爱”。这是我们训练的教室,满载着几十个热爱演讲的灵魂。在这里的每一次登台,都有“爱”的掌声;在这里的每一次倾诉,都有“爱”的安慰;在这里的每一次告别,都有“爱”的不舍......没有所谓的官僚主义,没有所谓的低声下气,没有所谓的利益至上,只有满满的爱,在这里遇到的人和事,都在用“爱”填满我,让我好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