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司马迁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图片来源于百度)
内容简介

(图片来源于百度)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500余字 ,包含:


(图片来源于百度)
- 十二本纪:编年记载帝王事迹,是全书总纲,如记录秦始皇、汉高祖等帝王,也包括项羽、吕太后等虽未称帝但事迹具帝王影响力之人。
- 十表:以表格形式梳理事件次序、历史动态,如三代世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等。
- 八书: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涵盖礼、乐、律、历、天文、封禅、河渠、平准等方面。
- 三十世家:描述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家系,以及周代诸侯国、汉代王侯贵族事迹,还将孔子(儒学创始人)、陈涉(秦末起义领导者 )等列入。
- 七十列传:呈现除帝王、诸侯外各类人物事迹与社会面貌,有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 )、合传(如《管晏列传》 )、类传(如《刺客列传》 )等形式,最后一卷《太史公自序》介绍作者经历、著书动机及各卷主旨。

(图片来源于百度)
《史记》首创纪传体编史方法,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中国史学和文学史上均具重要地位 。
其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奠定了后世正史的编纂范式;秉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真实记录历史;同时保存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史料,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文学上,其语言生动、人物鲜明,兼具史学与文学巅峰价值。此外,《史记》弘扬正义、批判暴政,彰显深刻的人文思想,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对后世影响深远
悠悠读书情
名句品鉴
1、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 ·春 申君列传》
4、隐忍就功名。—— 《史记 ·伍子胥列传》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史记 ·陈涉世家》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项羽本纪》
7、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 《史记·淮阴侯列传》
语录品鉴——《伍子胥列传》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读书笔记

